若干 Portfolio Review 的經驗談

Lee Yehlin
3 min readMar 15, 2019

--

我在 2016 的專家面對面 Portfolio Review 時,幸運地受到許多攝影前輩提點,也促成日後赤赤舍合作的契機,發行個人的第一本攝影書《Raw Soul》。除了主辦人沈昭良老師所提出的訣竅之外,在此我補充一些自己的經驗談。

1. 研究專家背景,挑選適合你的專家

你想從哪種類型的專家,得到怎樣的回饋、機會?攝影節策展人、公立美術館策展人、私人畫廊主、出版社、創作前輩、媒體藝評等,每個人想要看到的作品,能夠提供的機會與意見都大相徑庭。你必須先研究他們的過往經驗,判斷自己的作品是否容易受到青睞。出版社就跟不同的唱片公司一樣,發行自己專門的樂種,可以先考察哪間出版社比較對你胃口,你的作品也比較可能在那兒出線。

2. 準備口頭介紹

好的作品自己會說話。但身為創作者的你,如果能透過言語,更有效地導引觀者進入你的世界,Why Not? 而這其實也就是問自己兩個問題:

這組作品在說甚麼?

為什麼你非拍不可,它與你的關係是什麼?

最好別要用理論大字,裝作 artsy-fartsy ,準備大約 150 字中文,或 300 字左右的英文稿, 練習用像對著小朋友或親密友人一般說話的口吻,來介紹自己的作品即可。若是你不習慣先做介紹,也可以讓對方看完作品後再說明。另外,也可以先問過對方,得到允許後,將整段溝通過程都錄音下來。

3. 與其他參加者的交流

如果沒有選到自己想選的專家,可以當場與其他參加者溝通,看看能否交換。也要多跟其他創作者交流,這些都可能是未來創作路上一起前行的伙伴。

4. 消化及處理專家意見

攝影畢竟還是分眾市場,一定會有人不喜歡你的作品。這時候心要放柔軟些,作品是創作者的一部份,但作品不被青睞,並不代表身為創作者的你被否定。Don’t take it too personal。去思考他是否說的有道理,如果思考後仍舊覺得那不是你想做的創作方向,就別放在心上,勇敢往你想做的方向前進。

另外,專家們原有的工作排程都很緊湊,如果有合作機會,可能都會在一兩年後才能實現。如果有哪位專家喜歡你的東西,就持續發展,同時保持聯繫。好作品一定不會被埋沒。

註:文章刊出後,也陸續得到同樣身為創作者的羅晟文陳伯義的回饋。非常值得一看!

--

--

Lee Yehlin

Photographer = Listener = Yogi Photobook "Raw Soul" published by @AKAAKAsh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