權力與相機:Gregory Halpern 談直覺、反思、與再現

Lee Yehlin
13 min readOct 29, 2018

--

原文出處
譯:李岳凌

Gregory Halpern 是 Magnum 的 2018 新提名人,也是資深攝影教學者。在這篇訪談中,他談及攝影書的美感,攝影的技藝,與影像再現的權力關係。

Gregory Halpern | 選自 “A” 系列作品,美國鏽帶地區 2008–2011

本篇是介紹 Magnum 新進成員系列文中的最末篇,介紹 Gregory Halpern 的作品。他以紐約州北部為據點,長期從事攝影教學,並創作系列作品,常以攝影書的形式出版。在 2016 年, Mack Books 出版了他廣受好評的攝影計畫 ZZYZX 。我們跟著 Halpern,一同來探索他的攝影實踐,深入瞭解他如何與世界發生關係。

Q:你的攝影生涯是怎麼開始的?

GH: 我14歲時,父親買了一本攝影書給我,那是 Milton RogovinTriptychs 。 Rogovin 直到八十歲,仍在沒沒無名的情況下創作,從70年代起,拍攝他在紐約州水牛城的鄰居,那兒也是我長大的地方。他在80年代早期與90年代再度回去拍攝同一群人。這些照片的風格極為樸素,但內容卻令人震撼。那是我第一次被視覺藝術感動到落淚。

Gregory Halpern | 選自 “A” 系列作品,美國鏽帶地區 2008–2011
Gregory Halpern | 選自 “A” 系列作品,美國鏽帶地區, 2008–2011

Q:你現在感興趣的領域是甚麼?

GH:現在我感興趣的主題有階級、男性氣概、美、希望、絕望、憤怒、死亡、以及矛盾。

Q:可以談談你創作過程中的技藝嗎?

GH:我傾向直覺式地拍照,拍下會吸引我的東西。我可以感覺到我在找些什麼,但是也對迎面而來的一切保持開放,而這往往跟我所預期的不同。當我編輯時,我會放得很慢。我會坐在照片前很久。有時,我甚至在拍攝後幾個月都不去沖洗底片。我常仰賴其他人幫我一起編輯作品,比如說 Jason Fulford, Michael MackAhndraya Parlato,都給了我很大幫助。

Gregory Halpern | 選自 “A” 系列作品,美國鏽帶地區 2008–2011
Gregory Halpern | 選自 “A” 系列作品,美國鏽帶地區 2008–2011

Q:你對色彩和構圖極為細膩講究。這些視覺工具,對你的重要性為何?你是怎樣思考「美」這個概念?

GH:還在製作 ZZYZX 時,我把早期的編輯版本用雷射印表機印成樣書,寄給 Robert Adams。我一直和他保持聯繫。他回信寫道:「美,及其所暗指的應許之地,才是真正賦予藝術價值之所在。美讓我們重新發掘內在的直覺,繼而重拾關懷之心。」我想沒有更貼切的表達了。是的,我相信「美」。

Q:在你的照片中,尤其透過你的邊輯與排序,我們常會見到鮮明的、看似神秘而崇高的構圖,與那些描寫現實的未修飾照片之間相互對話。這崇高與現實的兩種極端對照是為什麼呢?這是理解你照片的關鍵。

GH:即便我們常將這兩種「文類」分別看待,我對他們如何交織,產生連結,始終很感興趣。我愛魔幻寫實的作法,例如,允許多個現實相互交錯。在作品落於哪種「文類」的分別上,我喜歡讓觀者不那麼清楚該怎樣去閱讀作品。我認為這種手法是尊重觀者的作法,強迫他們成為主動的讀者。

Gregory Halpern | ZZYZX 洛杉磯近郊,美國 2008–2015

Q:你最近的三個主要創作計畫,包括 A (2011)ZZYZX (2016)、以及 Confederate Moons (2018),都以攝影書的形式呈現。可以為我們談談這些計畫間的變化嗎?

GH:在這三者之中,A 與傳統紀實攝影「風格」最接近。它並不是直接的紀錄,但被紀實「傳統」深深影響且受益良多。我把 A 想像成漫步在虛構之城,是個混合著許多其他地點和感受的所在,其靈感來自紐約州水牛城。

那之後的五年,我漸漸趨向其他的作法,以容納更為奇幻的成分,最終便成為 ZZYZX,一本靈感來自於洛杉磯的攝影書。我想做出這樣的一本書,其編輯與跨度是難以掌控且不可預測的,就像是努力地要將他們自身連結在一起,不知怎的也做到了,一如洛杉磯這座城市。我要照片能喚起一種同時當代又古老的感受,那是我對於今日洛杉磯的回應,而又不僅僅止於表面。我想要這地方帶有一種神話感,有種接近聖經體般的時間感。

最後,Confederate Moons 則是個很短暫的計畫,其實算是實驗,規模不及其他計畫。但我想的是魔幻寫實,也試圖提出對於這國家當下狀態的個人反思。就美國而言,2017 之夏是個詭異而痛苦的夏天。種族、階級,與性別間充滿著緊張與對立,白人至上主義份子開車衝撞維吉尼亞夏洛特鎮的和平示威者。九天之後有一場日全蝕。這國家像是被撕裂開來,然而全國人卻都只盯著太陽,看著月亮遮住了我們的生命之源,著迷於如末日般的顫動。那真是個怪異的時刻,這本書就是對此一時刻的回應。

Gregory Halpern | ZZYZX 洛杉磯近郊,美國 2008–2015
Gregory Halpern | ZZZYZX 洛杉磯近郊,美國 2008–2015

Q:ZZYZX 是 2016 年許多攝影書推薦名單的首選。回過頭看,你有想過會這樣嗎?比方說,曾預期到那會是作品的過程/循環的頂點嗎?在受到高度評價後,你的攝影實踐有沒有甚麼改變?

GH:我從沒想過這本書能引起如此共鳴。這是個愉快而奇特的驚喜,而我還在納悶為何大家在此刻已做好閱讀這作品的準備。這些評價並沒有改變我的攝影實踐,但也許會讓我在創作新作時更相信自己。於此,我十分感激。

Q:攝影書是展示你作品的最佳形式嗎?

GH:絕對是的。我鍾愛影像之間的空間。當你翻過書頁,看見新的影像,而前一張仍如幽靈般盤旋在你的腦海…我愛那種被沖刷的感覺,一如被溪水流過般,沈醉於書中影像。我很喜歡 David Chandler 在川內倫子的 Illuminance 的簡介中所提到,關於書的一段優美而簡潔的沈思:「在第一次翻開書頁時,總有股原始的感受。每當我們手握新書時,總會興起那一刻的期盼,希望有所發現,無論是否單調乏味。我們最單純的直覺已做好準備,將被所見而改變。」

Gregory Halpern | ZZYZX 洛杉磯近郊,美國 2008–2015. © Gregory Halpern | Magnum Photos
Gregory Halpern | ZZYZX 洛杉磯近郊,美國 2008–2015

Q:在你的書裡,除了地景與日常生活的細節之外,常有人物的特寫。他們的視線會打斷照片的排序,與讀者眼神接觸令人印象深刻。他們似乎扮演著某種展演性的角色,拉近讀者,並索求我們的關注。在你的作品中,人物的再現與肖像照起了怎樣的作用?你怎樣選擇你的對象?

GH:我認為肖像是整組作品的骨幹,或可說是建構單元。地景與生活細節似乎徘徊在肖像之間,填入其中的空間,為敘事添上血肉並創造場景。我不太喜歡讓我的作品全被編輯成同一種類的照片,比方說是只有肖像,或只有地景。說到怎樣選擇對象,我會說,這些人會讓我一直看著、想著。他們有種共通性,會令我在過了數月或數年後,仍然讓我覺得有意思、難以抗拒、甚至是美。

Q:你在大學裡教了好幾年的攝影,也跟 Jason Fulford 一起寫了本 The photographer’s Playbook,把遊戲的心態帶到攝影練習中,讓攝影實踐更為多元,鼓勵拍照的人嘗試新東西,同時也更努力投入攝影。對你來說,攝影教學中最重要的是什麼?你認為學生的作品中欠缺了什麼?而你對他們的建議又是什麼?

GH:我很幸運能在 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教學,至今已將近十年。能夠和喜愛攝影的人一起看照片,一同討論,還能以此為生,直到現在這回事依舊令我不可置信。在如 RIT 這樣的學校擔任教職實屬榮幸。這裡的好學生都極為出色。而我在乎的不是他們的天份,反倒是熱情、好奇心、以及有毅力地主動參與。如果要我概述美國學生作品中最常缺乏的,簡單地說,就是內容。有時學生是如此嫻熟於美學與潮流,或沈浸在他們自己的情緒及生活中,照片只是關於形式和感覺,全無內容。我寧可學生以一種毫無藝術性的方式,將鏡頭指向有意思的內容,而不是拍出看似美麗的照片,卻僅僅是無關宏旨的細節。

Q:你的跨度包含:地理的、主題的、視覺的。你是怎樣選擇你的題目?要看什麼,拍什麼,又是為什麼呢?

GH:對我來說,世界有趣的地方在於它的紛亂與矛盾,相互對立的方式可以如此美麗。我喜歡那種同時被吸引、又感到厭惡的感受。我想要我的影像創造出認知的不和諧。如果我覺得照片給人的感受只是單一的,比方說是敬畏、美,懼怕,最終會讓我覺得這影像有種操弄性,不忠於現實的矛盾本質。我認為我們低估了觀者,以及他們閱讀作品的能力。

Gregory Halpern | Confederate Moons 南、北卡羅萊納州,美國 2017 8月

Q:你的作品要怎樣與今日影像再現的政治潮流相容,攝影在其中的角色又為何?

GH:這問題很大,公開而坦白地討論此問題十分重要。身為白種男性,我有體制的支持,及其內含的相對優渥條件與利益。然而我的部分計畫卻注視身處邊緣而無公民權利的群體。首先我要說,我一直思考著這個既定事實。我時常自問,為何我會感到必須去做這套作品,還有,我是否有權這麼做。隨著時間變化,我對這些問題的答案也跟著改變。

我認為,近來對於再現邊界以外的他者(無論是階級、種族、或是性別)之批判早已過時。討論權力與相機的關係十分重要,進一步說,這種種權力關係也涵蓋到,是誰能夠悠遊於權力掮客的藝術關係圈?是誰無法遊走在由藏家及策展人所組成的菁英俱樂部?藝術世界可以是極度異化且排他的地方,很顯然地,對女性或有色人種藝術家更不友善。

有時我很擔心作品會如何被閱讀,儘管事實上,我對創作出有著內建的矛盾向度,會讓人同時感到不適,但又再度肯定的作品很感興趣。所以我接受作品可能會令人覺得不舒服。我的第一本書 Harvard Works Because We Do 有特定的政治意圖,是用來幫助哈佛校工爭取提高薪資。這也許是我最「舒服」的作品,因為作品的文字和直白的道德化議題,沒有留下任何詮釋空間或不適感。

自此之後我逐漸感覺到,身為藝術家的唯一「責任」,是將他自己的所見所感明確地表達出來。我不再相信有必要去告誡藝術家或任何人,什麼是該做或不該做的。難道藝術家只能拍那些跟他長得一樣,口音相似,有著共同歷史的那群人?在這一點上,人們可以不同意我的看法,但我的回答是「不」。你可以說我天真,但我相信敘事的力量之中,有種超越性的存在,當一個陌生人凝視著另一個陌生人的臉孔(以肖像的形式),裡頭有股神秘與希望。如果我們要質疑藝術家的倫理(雖然我寧可不這麼做),那麼,我們為何不去質疑逃避現實的抽象作品?或是只關乎顯影過程的作品?或是在這窮者越窮、世界他處陷入火海的此時,只是創作出來妝點極富階級家裡的作品呢?

反過來說,當關於窮人和邊緣群體的作品不再引起爭議時,又代表什麼?如果它引起爭議,是因為作品指出了人們不願面對的真相?還是因為藝術家以一種不舒服的方式去剝削他的對象?還是藉此讓這群人受益?抑是由於藝術家影射觀者們同為有罪的一方?觀看作品時所引起的悲苦,通常難以陳述、理解、並明確指出,但我認為,如果我們願意面對、質疑、甚或欣賞這不適的話,我們必須要有更細緻的討論。

這種對話並不容易,一方面是因為貧窮與弱勢群體的事實,也因為過往歷史中攝影機是如何被使用的。白人旅行到被他們國家所「擁有」的地方,拍攝「原住民」,如此的殖民歷史難以直面,不單單因為對象與攝影者間的權力關係不平等,同時更意謂著直到今日,即便不那麼明顯,此一對立依舊存在。

這段歷史,包含幾個世代以來被制度化的種族主義,始終迴盪在所有攝影之中。創作 ZZYZX 時,也反覆困擾著我。然而我知道,我要這本書能夠作為洛杉磯的代表典型。這裡只有 29% 的白種人口,其中的 260 萬人(佔 27%)生活在貧窮之中(個人年收入低於 $11,880,有伴侶者低於 $15,930 )。當我聽到這事實時,我大為震驚,這與好萊塢所粉飾的美國美好形象完全相反。原本我大可以忽略現實,避免再現的倫理問題,但如果這麼做,我感到同等的懷疑/共謀。這一切問題無比複雜而令人難忍,但我相信,若是為了避免對話而逃避創作,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。

Gregory Halpern | Confederate Moons 南、北卡羅萊納州,美國 2017 8月
Gregory Halpern | Confederate Moons 南、北卡羅萊納州,美國 2017 8月

Q:對於傳統攝影作為保存紀錄、再現現實的角色(無論這再現是否主觀),你的立場為何?

GH:過去十五年間,我漸漸地不那麼只把攝影視為紀錄,但最近我又重回到這想法上,再次對攝影的紀錄能力感到尊敬,但或許也更明白其限制。這樣的回歸,我想是與此時的政治局勢有關。即便不那麼舒服,但我願意一同參與我們共有的現實。而攝影與現實之間的問題依舊令我驚奇。

對我來說,攝影之所以是種讓人既興奮又困擾的藝術媒材,就是因為其本質中所帶有的欺騙與張力,讓人難以釐清攝影與現實間的若即若離。一張攝影作品有可能比一張畫含有更多客觀事實,但是繪畫在其意圖與可能性上則更為誠實。我很尊敬繪畫,有時甚至嫉妒,因為它從會不聲稱自己擁有任何超過全然主觀的看法。在真實性上,我們也不會對它帶有任何過度期望。相反地,攝影卻不會總是全然虛構或非虛構的。

Gregory Halpern | Confederate Moons 南、北卡羅萊納州,美國 2017 8月

--

--

Lee Yehlin

Photographer = Listener = Yogi Photobook "Raw Soul" published by @AKAAKAsha